寧夏銀川興慶區:非遺戰鼓進校園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時間:2022-04-19  閱讀:次   |
42.9K

  “轟”的一聲,如驚天雷打響一般。什么聲音?原來是寧夏銀川市興慶區第十七小學戰鼓隊的孩子們在敲打著戰鼓。這鼓聲,好似萬馬奔騰從山上趕下,馬蹄聲、嘶鳴聲,一時皆起。孩子們不慌不亂,鎮定自若。聽眾也被感染了,表演結束后還覺得回味無窮。

  近年來,興慶區第十七小學結合寧夏地域特色,積極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開展戰鼓特色活動創建。學校成立了110人(學生100人,教師9人,指揮1人)的師生戰鼓隊,配備特大鼓9面,大鼓30面,中鼓30面,小鼓40面。

  每到周三下午,社團課老師按鼓的類型將學生分為4個小隊,隊員們從學習戰鼓的歷史、練習基本打擊節奏入手,先分組訓練然后合練。在反復的練習中,隊員們的意志得到了充分磨礪。學生張天姿說:“我們都很喜歡打鼓,打鼓讓身體放松,還可以幫我提高體力”。

  “自從學校成了戰鼓隊,每次排練,戰鼓少年們隊列整齊,震撼的鼓聲激蕩人心,特別有氣勢,長精神”。興慶區第十七小學黨支部書記陳春表示,學校下一步將繼續發展戰鼓文化,使之持續豐富校園生活,滋潤學生心靈。

  “戰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燦爛的瑰寶。學習戰鼓既能鍛煉學生的體能,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剛健、勇武、團結、奮進的精神。”興慶區教育局體衛藝辦公室主任張立明表示,興慶區從上個世紀90年代由興慶區第二小學開始將鼓文化引入校園,在2000年以后相繼又有10所學校分別將腰鼓、安塞腰鼓、戰鼓引入校園,形成了學校美育特色社團。

  近年來,興慶區利用課后托管服務指導學校從挖掘校內教師資源、“互聯網+”資源、聯合校外優質培訓機構和聘請專業人員四個方面發力,極大強化了學校師資力量,深入推動了學校特色美育工作有效開展。(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賀 通訊員 喬寶同)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

yy8090无码亚洲成a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