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那么遠”又“這么近”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4-18  閱讀:次   |
42.9K

  沐浴在日落的暖光中,我的目光又一次定格在那幾個紙袋子上。明明并沒有和他們一起看過晚霞,但我卻太多次在落日余暉里抽取紙袋中裝載的回憶,在稚嫩的筆跡里汲取力量,裁夢為裳,踏浪而行,向“真正的教師”靠近。

  一個拉花,兩根棒棒糖,許多大小不一、顏色不同的留言紙條便是幾個紙袋子里裝載的全部,而這些也是教育實習給我留下的珍貴念想。

  我曾將師范生的求學生涯當作“裁夢為裳”的努力過程,然而為期兩個半月的教育實習卻第一次讓我感覺到“教師”兩個字離我“這么近”,卻又“那么遠”。

  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真正獨立地上一節課時內心的五味雜陳。日日聽課的“糖糖老師”終于在“星辰班”小朋友的注視下從正門走向講臺,在多媒體教室反復演練的教學內容終于“閃亮登場”,師范生終于真實地面對學生,這些“終于”讓第一次離教師“這么近”的我興奮不已。然而,課程還未過半,無力感就洶涌襲來。無序的發言、緩慢的進度、散漫的紀律、緊張的“嘴瓢”讓平日里所有的“理所當然”都變得措手不及,我被這股力量裹挾離“教師”越來越遠,直至擱淺。無疑,我被教學現場的巨大浪花拍倒在了岸邊。第一次授課以失敗告終,我漲紅的雙頰是證據,而小朋友則是證人。

  然而,我不甘心就這樣被浪花擊倒。所以,從那一刻起,我更堅定了我的選擇——“踏浪而行”。

  更細微的備課、更全面的反思、更有趣的教學設計都成了“踏浪而行”的日常。站上講臺的歷練讓我在聽課時擁有了雙重視角,我不僅僅會從聽課者的視角結合學生反應記錄教學的精彩之處,更會站在授課者的視角去思考教學設計背后反映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的。班級紀律的管理也成了我著重學習的內容,各位前輩教師管理紀律的口訣與辦法都成了我收藏的“法寶”,課外書籍里的小妙招也成了我投入教學實踐的“好幫手”。漸漸地,粉筆字的書寫變得更加美觀、課堂紀律的管控變得卓有成效、課堂互動的設計能夠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參與……

  我,似乎又重新一點點地走近了“教師”。這不僅讓我在教學工作中受益匪淺,也讓我擁有了孩子們純潔無瑕的愛。他們的笑容、擁抱、夸贊讓那個曾經局促緊張的小姑娘勇敢無畏地繼續著她靠近“教師”的“踏浪而行”。而這份愛的存在也始終鞭策我謙卑努力,因為我離“教師”還依然很遠。

  我相信,“星辰班”的孩子定會擁有璀璨的未來,而我的“踏浪而行”,也會一樣。

  (作者張藝珂系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

yy8090无码亚洲成a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