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工隊伍齊聚力 疫情防控顯擔當——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管控期間的感人事跡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2-04-16  閱讀:次   |
42.9K

  本網訊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暮春時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達園師生平靜有序的生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無聲的“戰爭”中,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全校學生工作隊伍挺身而出,逆勢而上,舍小家為大家,眾志成城,共同堅守,砥礪前行,成為達園最美逆行者。

一、踐行初心使命,沖鋒堅守在前

  根據4月1日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線上會議精神,學生專班嚴格落實管控期間疫情防控政策,確保會議精神通知到位、人員返崗落實到位,防疫要求執行到位。管控期間,全校165名學生工作者克服一切困難,逆行返校深入開展學生工作,確保了各項防疫政策的貫徹落實。

信工學院輔導員厲祎

  信工學院輔導員厲祎,兩個孩子的母親,最小的孩子還不滿兩歲,因校園管控,她來不及和孩子告別,便毅然選擇了留在學校。連日來她顧不上疲憊,向班級同學們傳達疫情防控政策,引導學生提高自律意識,堅定必勝信心。她秉持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通過班委和學生骨干隊伍,建立信息摸排制度,落實晨午檢制度,精準掌握學生動態,在學生中落實好網格化管理,組織學生完成每一次的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為學生筑起安全堡壘。她通過線上線下的談心談話、經常性的深入宿舍,了解同學們健康狀況,關心思想動態,舒緩焦慮情緒,加強教育引導,構筑心理防線。她說:“是輔導員,更是家人,要用堅守和我的學生們一起抗疫!”

會計學院輔導員劉瑞雯

  會計學院輔導員劉瑞雯,兩個孩子的母親,小的孩子年僅兩歲,她不顧兩個需要陪伴的幼兒,在腳踝嚴重扭傷的情況下,堅持帶傷上崗,奮戰在學生管理工作一線,來回奔波于學生宿舍、核酸檢測現場、辦公室之間。工作一天下來,她的腳已腫的無法正常走路,但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出現在工作崗位上。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代理兩名因疫情未能及時返校同事的班級,所帶學生人數達到了617人。肩負著輔導員的使命與擔當,她在教育、管理、服務等方面做到了細之又細,慎之又慎,確保617名學生的安全與穩定。

文法學院輔導員王衛麗

  文法學院輔導員王衛麗,兩個孩子的母親,最小的孩子兩歲,大的也只有四歲,因學校管控,她掛念校園里她那227名孩子。揮淚與家人和幼兒告別后她毅然選擇返回學校,與學生們同在一起。王老師始終秉承情系學生成長,做好良師益友態度,線上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調節心理狀況;線下到學生宿舍看望慰問,關心學生日常學習生活。4月5日深夜一位學生突發胃絞痛,王老師凌晨四點接到學生的求助電話,當即趕到宿舍安撫學生并帶其到醫務室治療。王老師用實際行動展現出輔導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學校、守護學生成長。王衛麗說:“我也是有孩子的人,看著學生胃痛,我更是著急,她一定是特別難受特別無助才會在深夜給我打電話。那一刻,我哪管得了夜里幾點,趕快安頓好學生才是正事。”

信工學院輔導員王淼

  信工學院輔導員王淼,父親因為心梗剛做完心臟支架手術正需要人照顧,但作為家中主心骨的她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返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線。除了做好自己所帶班級的防疫工作,作為學院的心理專員,她還是同學們的傾聽者。返校后她第一時間給全院各班級心理委員召開會議,了解學生們的心理動態。大家都說,“淼淼老師是一個認真負責的輔導員,在學校處處為我們考慮,生活中常常為我們排憂解難。”為了避免同學們在校園封閉管理期間出現不良情緒,她還定期開展線上班會,給同學們進行心理疏導。

建工學院輔導員張煒

  建工學院輔導員張煒,孩子還不滿一歲,得知校園管控的消息,他撥通家人的電話,義無反顧選擇留在學校。自管控以來,他迅速排查學生活動軌跡,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制度,力求特殊時期信息“一個不錯、一個不漏”。在例行全員核酸檢測中,他嚴格按照學校要求,組織學生有序進行,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交辦任務。同時,他積極幫助未能及時返校的同事,組織安排同事所帶四個班的學生核酸檢測工作。生活中,張煒老師深入宿舍交流,閑暇時與學生切磋球技,用行動拉進彼此之間心靈上的距離,傳遞愛與溫暖。

文法學院輔導員張甜夢

  疫情來襲,文法學院輔導員張甜夢老師,毫不猶豫選擇了逆行。她告別父母、告別孩子,帶著家人的支持和祝福來到學校。問起張老師動力是什么?她的答案是:一份守護校園的美好初心。在近期頻繁進行的核酸檢測中,張老師妥善安排,幫助班上因崴腳骨折而行動不便的學生優先進行核酸檢測,使其免于長時間站立。張老師關心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起居,她囑咐學生安心休養,并多次到學生宿舍進行慰問,為學生送去溫暖和關愛。

管理學院輔導員祖鵬陽

  勇擔重任,她是兢兢業業的輔導員。管理學院輔導員祖鵬陽老師在得知自己早孕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毅然趕最早一班車積極投身于學校防疫工作。疫情排查,走訪宿舍,對學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認真負責,兢兢業業,不怕苦不怕累,經常是手機握在手中,只要一有工作任務,就立刻放下身邊的事情,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下班后獨自在辦公室加班更是常事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管理學院輔導員程華斌

  管理學院輔導員程華斌——她是學生的“通訊員”、“疏導員”,更是貼心守護學生的“定心丸”,是千千萬萬最美“逆行者”的代表。程華斌老師高效貫徹落實網格化管理,堅持適時提醒、及時反饋、隨時在線的原則,是孩子們兢兢業業地“通訊員”。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難處和需要,找準切入點,撫慰學生心靈,是孩子們撫慰心靈的“疏導員”。4月5日,她因病被救護車帶離,經過兩天的休整,她迅速返回其工作崗位,確保學生核酸工作的順利進行。她說:“學生在哪里,我就要在哪里,這是輔導員的初心與使命,病痛也不能成為阻礙,越是關鍵時刻,越是需要在學生身邊。”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的輔導員程華斌,是孩子們貼心守護的“定心丸”。

金貿學院輔導員團隊

  管控以來,金貿學院輔導員團隊克服種種困難,返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輔導員杜留荷老師,因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形勢嚴峻,一個多月沒有回過家,除管理好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外,還勇挑重擔,主動承擔金貿學院整體核酸檢測的協調工作。輔導員曾婧婧老師懷孕7個月,接到返校指令后,不顧身體不便,到校后立即投入到巡視宿舍、組織核酸檢測等工作中,學院領導多次勸說她注意身體,曾老師仍堅持在最前線。輔導員常海龍老師,小女兒剛滿兩個月,收到學校返校指令,沒有半分猶豫,沖在了學校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第一線,當問到他是否想念襁褓中的女兒時,常老師果斷答道,“特殊時期,學校需要,不能顧慮這些”;輔導員李珺老師在深入宿舍過程中,一名女生突發低血糖癥狀,呼吸困難,無法站立,李珺老師毫不猶豫將其從宿舍背到了健康中心,并為她買了營養品,學生在李老師的悉心照顧下逐漸好轉。

藝術學院輔導員阮寶洋

  堅守責任田,筑牢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傳遞抗疫正能量,緩解學生封校期間的焦慮感,藝術學院輔導員阮寶洋老師帶領20名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專業學生發揮專業優勢,組織學生干部開展“拍攝舞蹈小視頻,抗疫健身兩不誤”活動,學生前后共拍攝舞蹈短視頻節目4個;“組織開展春暖花開,達園等你”藝術剪紙與攝影活動;進行共青團新媒體作品-歌曲《少年》MV的拍攝與剪輯工作;在所帶班級內開展“趣味姿勢查寢活動”。將日常工作的常規性與趣味相結合,充分調動大學生積極性,號召大家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創作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藝術作品,增加學生專業認同感與自豪感,也緩解學生因閉環管理在學校的緊張、焦慮心理。

二、立德鑄魂育人,守護學生有我

  疫情管控以來,全體學生工作人員秉承“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優良作風,堅守崗位、積極奉獻,24小時在線、全天守護學生,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著力為學生提供幫助。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展現了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形象。

商學院輔導員胡好好

  4月5日上午商學院輔導員胡好好老師帶領本班學生完成校內核檢后,她就接到了學生的電話,被告知有位學生不慎摔倒昏迷被送到了醫務室,情況非常緊急,剛到辦公室的胡老師丟掉手中還未吃完的早餐,立刻前往醫務室。在到達醫務室后學生已在校醫的幫助下蘇醒,但一直在哭,并說頭很痛,什么都想不起來了,出現了失憶情況,胡老師在一邊安撫學生情緒一邊等救護車,不斷安撫學生。因學校處在疫情管控區內,原則上不讓他人陪同,但鑒于學生情緒很不穩定,了解到父母親戚都在外地,胡老師不斷和醫護人員協商,希望能夠陪同學生一起前往醫院。11點多到達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之后,她們直接被送到發熱門診,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核酸檢測、抽血化驗、腦部CT等各種檢查,學生一直在急診室檢查,在醫生檢查開出單據后要求立刻繳費時,胡老師二話沒說直接墊付了全部醫藥費用。通過各種檢查、會診、留院觀察、復查……直到凌晨確保學生無大礙的情況下,才被120送回學校。胡老師在發熱門診來來回回跑了無數趟,深夜回到教職工宿舍脫掉鞋的時候發現襪子和腳趾已經磨破,也才感到饑腸轆轆,才想起一天都未曾吃飯。

商學院輔導員董飛

  在疫情管控期間,21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馬同學聯系到輔導員董飛老師,表示自己的銀行卡信息過期,無法取出生活費,在急需用錢的時刻,心里萬分著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輔導員董飛老師第一時間穩定住學生情緒,并告知學生由于校外出現陽性新冠確診病例,目前學校屬于管控區域,無法隨意到達在管控區外的銀行。同時,董飛老師說到:“我先給你轉一些,你先用著,不夠了再和我聯系”。學生聽到董飛老師的話語,感動不已,不停地說著“謝謝老師,謝謝。”

商學院輔導員李佩

  4月9日晚23點左右,商學院輔導員李佩老師接到學生電話,一名學生胃痛難忍,校健康中心建議撥打120急救到省醫院就醫。李老師第一時間趕到校醫務室。在校醫務室,因救護車全部外診,暫時無法趕到學校,李佩老師協助醫務室醫生安撫學生,照顧學生服藥。凌晨1點,救護車到校后,李佩老師陪同學生前往醫院,到醫院之后陪同學生做核酸、辦手續、量體溫、抽血、做CT,一系列檢查后,為學生拿藥,照顧學生吃藥,學生的病痛終于得到緩解。

商學院輔導員張榮凱

  4月8日晚,商學院輔導員張榮凱老師接到10號樓213寢室長張晗的微信電話,電話中張晗語調十分緊張,得知213寢室人員黃同學身體不適,身體無力腹部疼痛難以站立。由于事態緊急,張老師火速趕到10號樓下。在10號樓與寢室長碰面后,詢問黃同學的情況,得知該寢室長已經撥打120。張老師又騎上電動車在學校西大門等候,第一時間引導救護車到達10號樓下,安排將黃同學送上救護車。

會計學院輔導員劉葉青

  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學生的健康和安全成為她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她堅持學生健康狀況零報告,保證學校防疫要求第一時間傳達,學生問題第一時間反饋。本次學校管控,劉老師積極響應駐校,代理因疫情封控在家的兩名同事的班級,所帶學生共600人。她自知任務艱巨,提前籌劃工作,確保工作平安有序進行。4月3日晚上,她得知所帶學生張同學季節性咳嗽加重,影響學習和生活,她立刻帶學生前去校健康中心就醫,并全程陪護;為了給考研復試學生提供更加標準、安靜的視頻環境,她積極向學院申請場地,為學生保駕護航;在校期間利用工作之余,她抓住每一個間隙深入學生宿舍,給學生談心談話幫助學生化解學業壓力、疫情焦慮、就業選擇等。為了更加高效地開展心理疏導,她開通在線心理輔導渠道,學生可以通過釘釘、微信、QQ等線上與她取得聯系,并“一對一”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排解心理焦慮、恐懼等情緒,提升學生心理調適能力。通過釘釘平臺召開“云班會”,強化學生思想引領和制度自信,并讓學生分享同心戰“疫”事跡,師生共話抗疫感懷、共議國家情懷、共襄青春成長。

會計學院輔導員劉冬

  4月6日22:12分會計學院一名學生突發高燒,會計學院輔導員劉冬老師第一時間將學生送到醫務室,得知體溫39.4度并伴有陣陣頭疼,她立即撥通新鄭市120電話,并乘坐120車護送該生到醫院治療,當時學生家長遠在家鄉異常擔心該學生的狀態,她電話與家長溝通,安撫家長焦急的情緒。治療期間,無論多忙,她每天抽出時間與學生進行微信電話交流,緩解其緊張情緒和壓力,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暖意。

文法學院輔導員王松潔

  在校園管控期間,文法學院輔導員王松潔老師接到學生的求助電話,學生患有慢性疾病,需要服用一些緩解病癥的特殊藥物,但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到附近藥店購得所需藥品,即將面臨斷藥風險。王老師及時與學務處、醫務室等相關部門聯系,向學校附近醫院的咨詢,動員多方力量,克服疫情阻力,在遵守學校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為學生購藥、取藥,并及時將藥品送到學生手中。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在這樣的特殊時刻,王老師對待學生如同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她的熱情感染著每一位學生,她的言行傳遞著積極向上的能量。

建工學院輔導員李文婧

  從4月1日起,建工學院輔導員李文婧老師一直堅守在學生工作一線,在得知學生身體不適時,她幫助學生買藥、拿藥并及時送到學校,時刻關心著學生身體和學習,請學生收好非常時期的情緒急救包,融化掉他們內心的焦慮。4月8日早上,連續高強度的工作,李老師病了,輕傷不下火線,李老師簡單服用些藥物,繼續堅守在工作第一線,確保學生工作順利進行。她說:“學生在哪里,我就要在哪里,這是輔導員的使命與職責,心暖化風寒,越是關鍵時刻,越是需要在學生身邊。”輔導員工作是一項用心靈澆灌心靈、用靈魂喚醒靈魂,用青春點燃生命的事業?挂叻浅r期,不忘初心,做學生良師益友。捧著一顆心來,用行動踐行當代輔導員的職責與光榮使命。

建工學院輔導員楊靜

  “導員,我下半身動不了了!”,4月10日早上7點,建筑工程學院一名學生向輔導員緊急求助。輔導員楊靜老師接到電話后,第一時間出現在學生宿舍?吹綄W生半癱在床鋪上,雙腿沒有知覺,楊靜老師立刻叫來班長和宿管,背起學生送往健康中心。在此過程中,宿管和班長輪流背著學生,楊靜老師一直堅持在身后托著學生,謹防學生掉落。到達健康中心后,經學生描述和校醫初步診斷為“缺鉀癥”。得知情況后,楊老師立刻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在醫生和家長的囑咐后,楊靜老師照顧學生服完藥,注意休息,學生的雙腿慢慢恢復。事后學生感動的說:“楊老師第一時間能到我宿舍并將我送至校醫院,讓我在慌張中慢慢安心下來,在他的陪伴下,我緊張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并讓我感到非常的溫暖”。

交通管理學院輔導員朱帥

  “導員,我爺爺病危了!”,4月11日早上,交通管理學院一名學生向輔導員朱帥老師緊急求助。朱老師接到電話后,第一時間安撫學生,并及時將學生接到辦公室?吹綄W生情緒非常低落,眼中含著淚水,朱帥老師關心的說到:“還沒來得及吃早飯吧?”當即將為自己準備的早餐放到了學生手里。同時,他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具體情況,得知詳細信息后,他安慰學生,不要著急,要對家人有信心,和家人一直保持聯系。朱帥老師一直陪伴著學生,一直到在學生家人情況穩定。管控期間,朱帥老師一直和學生以及家長保持聯系,關注學生狀態。“朱老師亦師亦友的安慰,無助時的陪伴。讓我在恐懼中慢慢安心下來,在他的持續關懷下,我感到了家人般的溫暖”,學生感動的說到。

體育學院輔導員康曉晨

  當疫情遇上畢業季。2022屆畢業生是體育學院康曉晨老師帶的第一屆學生,由于疫情的來襲,對她開展學生就業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以考研為例,今年體育學院18級考研的學生創歷史新高,其中有的同學面臨調劑?道蠋煾鶕䦟W生需求,夜以繼日,開展線上線下指導,為需要調劑的學生提供如何正確選擇學校的方法;為校內管控期間,參加研究生面試的學生,尋找合適的復試運動場地,提供合適的復試用具,盡其所能為學生提供后勤保障。她說:“畢業班學生已經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突發疫情,我要盡力為每一位學生做好服務,希望能在他們人生的關鍵階段,發揮一名輔導員老師力所能及的作用。

三、堅守崗位職責,母親更是導員

  校園安瀾離不開一個個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學工人的默默堅守。在家庭她們是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她們有自己的溫馨小家,疫情來襲,她們為了更多的人的幸福,拋家舍業,身臨一線,堅守崗位,為的只是責任和使命,她們是母親更是導員,既有軟肋,又有鎧甲。

外語學院輔導員岳曉寧

  “媽媽,你啥時候回來呀?我想你了!”夜深人靜,每當聽著女兒奶聲奶氣的留言時,外國語學院的輔導員岳曉寧老師忍不住心酸落淚。忙完工作,女兒已經睡了,只能把對孩子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準備第二天的戰斗。在剛知道封閉學校的消息時,作為在輔導員崗位已工作8年的輔導員,她第一時間把年幼的女兒交給身體欠佳的父母照顧,義無反顧來到學校,守護著273名學生。“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信息排查,密切關注學生思想狀態,緩解學生焦慮心情,帶著學生鍛煉身體,組織學生核酸檢測……從封校至今,岳曉寧老師全身心投入、全天候陪伴,用“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的赤誠詮釋著立德樹人的初心。她的學生說,“只要有輔導員老師在,我們就心安!”

外語學院輔導員崔艷婷

  崔艷婷老師孩子只有3歲,逆行來學校的前一天晚上,崔老師反復和孩子說媽媽明天開始就沒法陪你了,不知道多久能回家,孩子瞪著大眼睛問媽媽你現在去上班嗎,聽到媽媽說現在不去后,他舒了口氣。瞧,孩子眼里只有當下,這也讓崔老師更加明白,眼下自己不僅是位媽媽,更是位輔導員,眼下有更多的大孩子需要自己。到校后,面對每天視頻里一聲聲帶著哭腔的期盼“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啊,我想你!”,崔老師微笑著安撫孩子,掛斷電話,偷偷抹掉淚水,轉身又深入宿舍,出現在學生面前,和學生聊天,安撫學生情緒,處理學生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看到學校里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寬慰。

外語學院輔導員武珍毅

  逆行返校當日,武珍毅老師不舍地摸摸剛滿兩周歲女兒的頭,輕輕起身出門,前往學校參與學校疫情封控管理,因為她知道,學校里還有更多的大孩子在等著她。“媽媽,想你”咿呀學語的孩子在視頻里表達著對媽媽的思念,武老師微笑安慰,將對孩子的思念深埋于心,擦干淚水要牢牢守護好學校里這138個孩子們。“生活學習上有任何困難,可以隨時聯系我”這是武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真正落到實處的一句話。

外語學院輔導員趙麗紅

  趙麗紅老師在外國語學院工作已經17年了,作為雙職工家庭,家里兩個孩子,但是在此處疫情期間,她放下孩子,義無反顧的跟隨第一批返校人員的隊伍回校開展工作。她深入宿舍引導學生科學防疫、傳遞學院親切關懷;分類分層對學生疫情信息進行網格化排查和管理;建立了多個微信群,及時與學生溝通聯系,掌握學生動態、解答各類疑問、安撫焦慮情緒;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學業發展,以陽光心態面對生活,特殊時期也要過得充實、活得精彩。

外語學院輔導員胡穎慧

  外國語學院輔導員胡穎慧老師帶了五個畢業班,同時還兼任學生黨支部書記、就業工作專員等職務。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她已經連續在校工作一個月,期間未能與年幼的兒子見面,每天只能通過視頻與孩子交流,孩子在接到電話的第一句話總是“媽媽,我好想你啊,你的工作結束了嗎?什么時候回家啊?明天可以陪陪我嗎……”孩子是媽媽的軟肋,每到這個時候,胡老師只能強忍心疼、耐心的安撫好孩子,轉身又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她深知作為輔導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特殊時期,她更應該和學生在一起,做她們的“鎧甲”,共克時艱。在了解到個別同學因為患有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但剩余藥量不足的問題后,迅速在班級范圍內排查有類似情況的學生人數和用藥需求,然后立刻聯絡附近的醫院、藥店,用盡一切辦法,為學生采買到所需藥品,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同學們在收到急需的藥品后,都覺得心中充滿了安全感。有的學生還表示,要送給老師一首英文歌表示感謝,感謝老師,感謝學校,在達園時時刻刻都有著家一樣的溫暖和關愛。

四、堅守助力戰疫,服務守護校園

  疫情之下,校園封閉管理,核酸檢測任務加重,學生心理問題陡增,校園衛生、宿舍管理的日常維護任務更為吃緊。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學務處積極籌劃,敏銳把握育人契機,將服務育人“大思政課”講在戰疫第一線,充分發揚勞模精神,管控首日召回學務工作人員14人,管理員108名,進行24小時校園值守,堅守學生工作第一線。

核酸檢測組織工作

  加強疫情防控日常管理,核酸檢測是關鍵。圍繞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張紅陽學務長帶領學務處及各院學生工作者現場摸排情況,分析問題,提出指導意見,并親臨各院核檢場地逐一指導,小到桌位擺放、劃線距離、劃線尺寸,大到整體規劃、空間布局、行進流程。通過整改完善,管控期間我校學生全員核檢及抽檢抽驗工作均“高效、有序、規范”完成,獲得在校師生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4月6日,省教育廳網站、光明網等官方媒體先后報道了我校學生核檢組織情況。

校園衛生保持工作

  校園封閉管理初期,校園勞動教育工作按下暫停鍵,校園衛生維護壓力增大。關鍵時刻學務處勞動衛生科變通工作方法,帶領140名勞動小組長轉換角色,扛起掃把,勇于承擔管控期間校園衛生,他們成為校園疫情防控重要的支撐力量。此外,家住寶相寺的清潔工胡子亮、胡大軍收到學校管控的消息,主動請纓,來不及整理行裝,天不亮即趕往學校,后續委托家人把基本生活物品托遞到學校。“學校封閉期間,更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無非就是多吃點苦,沒什么大不了的。”清潔工胡子亮一邊傾倒著垃圾,一邊說道。他們是達園最可愛的人,他們始終堅守在校園保潔的第一線。

學生宿舍堅守工作

  學生宿舍樓管理員承擔著宿舍樓內的安全、保衛、紀律、衛生、服務等工作。校園管控以來,學生吃、住、學均在宿舍,是學生管理與服務的最前線。他們在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的同時,積極為學生提供家的溫暖。5號樓宿管員魏紅亮老師在得知一名同學突發犯病,為爭取救助求醫時間,二話不說,一路背送學生至健康中心。11號樓宿管員司書霞老師在得知7號樓因管理員封控在家樓內無人在崗后,主動取消夜晚輪休返校,主動請纓前往該樓工作服務師生,任勞任怨,得到樓內學生的一致認可。28號樓宿管員李應舉老師得知樓內有學生受傷需要送外就醫,但該生輔導員封控不在校,他連夜陪同該生前往校外就醫,徹夜未休。15號樓宿管員程水英、司永麗老師,因一名學生情緒波動,需要看護,她們自發留在現場陪伴安慰,整宿未休,白天依然堅持完成樓內各項工作。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

  管控期間,學生心理問題增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堅守工作崗位,多措并舉,為在校師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向師生推送有關情緒調節、緩解壓力的方式方法,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方式宣傳校內外心理咨詢的預約電話和電郵信箱,為師生提供可靠的心理援助資源。立足疫情防控,根據學生需求開展面對面咨詢、電話咨詢和網絡心理輔導,一對一的傾聽,給來訪的學生帶來支持、溫暖和力量;為咨詢后需要轉介就醫的學生提前聯系心理醫生,實現快速就醫;主動介入重點人群的心理輔導與危機干預工作,與二級學院建立心理危機工作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管控期間我校共發生3例嚴重心理危機事件,在事件處理過程中外語學院黨委書記石皓召、金貿學院黨委書記鐘江鴿、會計學院行政秘書陳剛,身先士卒,應對及時有效,處理全面穩妥,確保了學生平安,獲得學生家人的支持與認可。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面對千頭萬緒的學生工作,疫情籠罩下的達園沒有屈服,升達學工秉承“堅定責任定力、勇于擔當作為、厚植溫度情懷”的工作作風,本著“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精神,踐行疫情防控要求。校園管控已經解除,但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學生工作隊伍決不掉以輕心,慎終如始,繼續科學有效地做好學生疫情防控工作,做“達園防線”最堅實的一環,為校園安全穩定,為師生身心健康保駕護航。(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

yy8090无码亚洲成a人片